在粤东大地,练江之畔,一片占地超3700亩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正在书写纺织印染行业绿色转型的典范。潮南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以下简称“潮南纺织印染园”)通过全产业链的生态化重构,构建起“源头管控-过程治理-资源循环”的立体化环境治理体系。这里不仅承载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使命,更在污染防治与低碳发展领域开创了多项行业先例,为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潮南经验”。
潮南纺织印染园的规划建设,始于对传统印染行业“散乱污”问题的根本性破解。
汕头纺织服装产业由来已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一大特色支柱产业。然而,多米体育平台产业发展的同时,其配套的印染等环节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
2018年,汕头市抓住中央环保督察练江流域综合整治的契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印染企业“弃污进园”。在此背景下,潮南区强力整治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印染企业,保留127家印染企业进入潮南纺织印染园。
从2020年3月起,经过升级改造,符合相关标准的印染企业陆续迁入印染园区,整个园区实行生产集聚发展、污染统一治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提升。
“入园之前,每家印染企业都要设一个锅炉房立一根烟囱、设一个污水排放口。”汕头市生态环境局潮南分局副局长林俊伟告诉记者,入园之后,园区实行废水统一治污、集中供水、集中供汽,现在整个园区100多家企业,只有热电厂一根供气烟囱、园区污水处理厂一个污水排放口。“不仅污染排放大幅降低,而且环境监管压力也大大减轻。”
在实现印染废水高效处理、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潮南纺织印染园立足“生态、环保、高效”的发展定位,逐步形成了以纺织印染、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热电联产、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六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经营模式,集成应用减污降碳关键技术,开创了印染企业集中入园,循环化改造,生态、低碳和数字技术赋能入园企业的商业模式。
据介绍,这一模式推动前端能源供应与后端废水废气固废处理形成闭环,有效控制污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难能可贵的是,在实现减污的同时,企业产能等也得到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与入园前相比,印染企业入园投产后基本实现“三提三降”,分别达到生产效率提高1/4、年均产能翻番、亩产值提高5倍、水电汽消耗量降低30%以上的显著成效。如今,园区已成为印染行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标杆,为全国印染工业园区建设及升级改造提供发展模板标本。
污水处理后可以回用到生产过程中,污泥掺烧用于发电,渣灰可以用作生产环保产品的原料。在潮南纺织印染园,污染治理的整体流程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形成处理闭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让“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节能减碳目标成为现实。
“我们目前有三套水处理系统,一个是净水厂,主要是对水库水进行净化之后实现园区集中供水;一个是日处理为15.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对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另外是中水回用系统。”中信环境(汕头)印染环保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环境”)总经理潘军告诉记者,污水处理采用“水解酸化处理+A2/O生物+MBR膜处理”的组合工艺,达标处理后排入海中。
中水回用设施通过引入中信环境旗下自有的美能膜核心技术工艺,实现中水回用率达50%。回用的中水可用于印染企业生产用水、热电联产项目锅炉冷却用水以及园区绿化灌溉用水;中水进一步加工形成高质量回用水,即化学除盐水,可提供热电联产项目作蒸汽生产使用。
“这是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经过我们处理后可以用作锅炉的燃料。”汕头中圣科营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臣良告诉记者,公司负责园区热电联产的运营,经过换热的锅炉尾部烟气能将含水率约67%的污泥烘干到含水率约30%,然后通过气力输送至炉膛燃烧。“每天掺烧量约100吨,多米体育平台一年减少燃料的费用达上百万元。”
热电联产产生的电能部分留存配套设施使用,其余并网后供给南方电网;热电联产向印染企业提供蒸汽用于生产,产生的灰渣石膏销售给有资质的第三方,用作环保产品的原料。
同时,热电联产项目采用湿法脱硫、SNCR+SCR脱硝、布袋除尘器和深度除尘等治理措施,排放的烟尘、NOX和SO2执行超低排放标准,削减了废气及污染物排放量。多米体育平台
数据表明,较入园前相比,潮南纺织印染企业现已实现年废水减排2400万吨,废水和COD减排率均达到52%以上;实现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低于国家现行标准50%以上;利用热电联产项目处理工艺协同处置印染污泥约7.5万吨/年。
在汕头市鼎泰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泰丰”)工厂内,数码印花机正在高速运转,一匹匹白色坯布从印花机一端输送到另一端,就染上了漂亮的花色,机器按照电脑程序设定的花纹样式,像数码打印机一样把墨水“打印”在白布上。
据介绍,数码印花机与传统印花相比,印制效果更加精细,色彩更加丰富,效率也更高,而且在环保这方面没有染料浪费,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能耗,生产噪音更低。
鼎泰丰印染事业部总经理陈荣洪告诉记者,鼎泰丰一直坚持走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经营之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资,不断采用国际国内节能环保高新设备,将先进科研技术和现代化印染生产结合,不断推动和引领纺织印染和服装行业转型升级。
为了顺应纺织印染行业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的发展趋势,鼎泰丰与东华大学共同承担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计划项目“棉针织物节能减污印染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鼎泰丰开展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实现了印染厂过热蒸汽、定型机冷凝水热能、定型机废气余热、染色废水余热等热能的多级回收,并用于织物染色、印花设备、织物洗涤等加工工艺,定型机余热利用率达到70%,企业能耗成本减少大于10%,热能回收收益达到300万元/年左右,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蒸汽使用量和生产成本。
鼎泰丰在园区中并非个案,如今绿色低碳等理念在潮南已越来越得到普及,不少企业从“要我治污”向“我要治污”转变,他们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持续为环境减负。据统计,通过印染设备统一升级,园区实现年节约用电1.4亿万千瓦时、节约蒸汽115万吨;实现吨布生产节水量30吨,节水率达30%。而且通过环保投入带动区域工业产值增长比值达到 1:15 以上,构建了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共融共生模式,体现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
潮南模式的成功实践,印证了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可行路径。在这场绿色变革中,潮南纺织印染园区不仅擦亮了传统产业的底色,也标注了制造向绿而行的新坐标。当印染机械的轰鸣与生态治理的脉动同频共振,一个传统产业正在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